粉体颗粒大小称颗粒粒度。由于颗粒形状很复杂,通常有筛分粒度、沉降粒度、等效体积粒度、等效表面积粒度等几种表示方法。筛分粒度就是颗粒可以通过筛网的筛孔尺寸,以1英寸(25.4mm)宽度的筛网内的筛孔数表示,因而称之为“目数”。目前在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粉体粒度技术标准,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粒度指标定义和表示方法。在不同国家、不同行业的筛网规格有不同的标准,因此“目”的含义也难以统一。
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用等效体积颗粒的计算直径来表示粒径,以μm或mm为单位,下表为我国通常使用的筛网目数与粒径(μm)对照表:
目数(mesh) | 微米 | 目数 | 微米 | 目数 | 微米 | 目数 | 微米 |
(μm) | (mesh) | (μm) | (mesh) | (μm) | (mesh) | (μm) | |
2.5 | 7925 | 12 | 1397 | 60 | 246 | 325 | 47 |
3 | 5880 | 14 | 1165 | 65 | 220 | 425 | 33 |
4 | 4599 | 16 | 991 | 80 | 198 | 500 | 25 |
5 | 3962 | 20 | 833 | 100 | 165 | 625 | 20 |
6 | 3327 | 24 | 701 | 110 | 150 | 800 | 15 |
粉体材料粒度的检测可采用筛分法、沉降法、电阻法、激光法、电镜法等多种方法。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,检测结果也可能会有差异。对于粒度较细或比重较小的颗粒,采用后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可靠。例如,我们通常加工最大粒径约为15~20μm的产品,这几种仪器测量结果虽有差异,但相差不是很大。如果用沉降法测量,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。
颗粒群体通常由大量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。按粒径大小分为若干级数,表示出每一个级数颗粒的相对含量,称为微分分布;表示出小于某一级数颗粒的总含量,称为累积分布。
最大粒径是粒度分布曲线中最大颗粒的等效直径。平均粒径是粒度分布曲线中累积分布为50%时的最大颗粒的等效直径。D90粒径、D95粒径、D98粒径分别是分布曲线中累积分布为90% 、95% 、98%时的最大颗粒的等效直径。
分析图示的粒度分布曲线可以看出:如果以最大粒径来衡量粉体的等级,可标为16μm或800目全通过。如果以D90粒径(或"90% 通过粒度")来表示,粉体的等级可提高到6μm或2000目。如果以D50粒径(或“平均粒径”、“中位径”)来表示,粉体的等级便会跃升到可到2.8μm或4500目。由此可见,选择不同的积累分布数据来表示粒度指标,会得到差异极大的不同概念。
在此再举一个例子,有一批超细粉体检测数据如下图所示。按照粒度分布表取得数据,最大粒径约为2.96μm(或4000目全通过),如要突出宣传效果,也可以改变为D90 粒径为1.54μm(或8000目)、平均粒径为0.99μm(或12500目)的粒度指标。
由此推理,如想知道某一种超细粉是否达到几千目甚至是一两万目的细度,就要认真了解使用什么类型的设备加工,是小样试验还是成批生产随机抽样,用什么方法检测,更要了解是在哪一级积累分布取得的粒度数据,才能了解这批粉体材料的真实质量指标。